植物組織培養苗的管理
光照對離體培養物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對愈傷組織的誘導來說,暗培養比光培養更加合適。但器官分化需要光照,并隨著試管苗的生長,光照強度需要不斷地加強,才能使小苗生長健壯,并促進它從“異養”向“自養”轉化,以提高移植后的成活率。普通培養室要求每日光照12~16h,光照強度為1000~50001x。如果培養材料要求在黑暗條件中生長,可用鋁箔或者適合的黑色材料包裹在容器的周圍或置于暗室中培養。植物組織培養苗對溫度的調控要求要比光照顯得更為突出。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最適生長溫度,大多數植物最適溫度在23~32C。培養室一般所用的溫度是(25±2)C,低于15C或高于35C,對生長都是不利的。而這些條件又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因不同植物、不同外植體或外植體分化的不同階段而不同的。山葵組織培養,其植物組織培養苗的培養溫度總保持在18~20C,小苗才分化迅速生長良好,超過20C,小苗就顯得無精打采,到23C小苗葉就開始發黃。而卡特蘭組織培養苗要在23C以上時才能很好生長。
一般菊科組織培養苗的培養溫度不宜超過25 C,仙客來組織培養苗培養溫度在20C為合適,溫度再高就不利于生長,蝴蝶蘭則要在25C才能很好生長,溫度高到30C也能生長。所以在植物組織培養苗的培養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結合植物的實際要求控制培養溫度。由于植物組織培養苗是在空間很小的植物組織培養瓶內生長的,其瓶內溫度受外界影響很大,尤其是光照的影響,實踐證明植物組織培養瓶在光照的條件下內部溫度要比外界溫度高1~3C,如果是太陽光的自然光照,相差就更遠了,一般要相差3~5C。也就是說如果采用太陽光光照進行培養,如培養架所處的環境溫度是25C,則植物組織培養瓶內的溫度已達到30C,要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培養仙客來或非洲菊那就很難得到成功。況且自然界太陽光強弱變化無窮,多云時的光照強度與云層散去太陽光直接照射時的光照強度要相差3~5倍。清晨、正午、傍晚太陽光的光照強度相差也在3~6倍,甚至更多。
陽光照,哪怕是一個小時,都有可能的溫度對指片的格物組織培養苗來說是致命的,很可能在一個中午就造就保證做到在自然環境發生變化時有相50C,這樣范在先,十瓶植物組織培養苗的死亡。所以必須防應的措施跟上,如遮光等。另外植物組織培養瓶往往是一個個排列整齊擺放在培養架上,如果培養架四面不能通風則在光照的條件下熱能很難散去,瓶內溫度也會居高不下,對植物組織培養苗生長不利。
濕度對植物組織培養苗的影響與控制一是培養室的濕度,它的濕度變化隨季植物組織培養中的濕度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節和天氣而有很大變動,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是不利的,過低造成培養基失水而干枯,或滲透壓升高,影響培養物的生長和分化,濕度過高會造成雜菌滋長,導致大量污染。因此,要求室80%的相對濕度。濕度過高時可用除濕機來降濕,過低時可通過噴水來增內保持70%~80%的相對濕度。二是培養器內的濕度,一般來說植物組織培養瓶內的濕度是很高的,它的濕度條件常可保證100%隨時間的延長植物組織培養瓶內的濕度也在變化,但植物組織培養苗在瓶里如濕度不合適也同樣無法正常生長。而瓶內濕度的控制主要由培養基和封口膜來決定的。瓶內培養基的多少和配制培養基時每升培養基內瓊脂的多少都與瓶內濕度有關。一般瓶內培養基很少,其瓶內相對濕度也會較低,反之其瓶內濕度相對也就較高。在配制培養基時瓊脂用量較大,如每升用瓊脂粉7~8g配成的培養基發硬,則瓶內濕度不會很高。而每升用京脂粉6g左右配成的培養基則發軟,瓶內濕度相對較高。根據不同植物對濕度的不同要求,有時在配培養基時調整瓊脂的用量來滿足所要培養的植物對濕度的要求。
植物組織培養中,植物組織培養苗的呼吸需要氧氣。在液體培養中,振蕩培養可解決通氣問題。在固體培養中,最好采用通氣性好的瓶蓋或瓶塞。
植物組織培養苗的培養條件的調控
1.光照的調控
一是合適的培養室位置,一般選擇在陽面,2~3層樓。光照條件會好些,可以節約電源。二是使用電子石英控時器來自動控制人工照明時間。三是培養架排列要與窗玻璃垂直,便于陽光分布均勻。
2.濕度的調控
一是培養室天棚、地面、墻壁要有保溫處理。溫度的調控四是中午陽光比較充足時,靠近窗附近處日照太強,要用窗簾遮陽。
三是每個培養室內盡量培養一種或一類植物,便于調節到植物生長的最適溫度。二是用空調或控溫儀來調控室內溫度
3.濕度的調控
一是調節室內濕度,通過加濕器來增加濕度,通過除濕機來降低濕度。二是調節培養器內濕度,通過增加培養基量,適當減少瓊脂用量,使用不透氣的封口膜增加濕度,相反彈 降低濕度。
4.氧氣的調控
固體培養基主要是通過通氣性好的瓶蓋或瓶塞來增加氧氣,液體培養基是通過振需培養來增加氧氣。